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教案(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EnglishTutorship 146 0

  同学们在做语文试卷的时候,对于文言题束手无策,大家平时只是背一下实词和虚词,但是词法和句式的灵活应用大家却很少有头绪。而今天新东方优能中学高考网在整理之后就教大家词法的句式的灵活应用的复习重点。

  相关推荐:

  做到四点,助你突破语文瓶颈

  高考作文四招超越众人

  高考作文指导:怎样让你的文章亮起来

  高考议论文:如何运用对比法?

  作文结尾如何打造亮点

  词类活用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一样,各类词的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个词属于哪一类也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古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由甲类词作为乙类词使用,这就是词类活用,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句中"水"就临时用作动词,指游泳。

  词类活用的种类细说起来很多,常见情况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名作动、动作名、形作名、形作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作状语等。如果要记得这些总类,很繁杂,要理解辨识,则更难。但这并非没有规律可循,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1.名词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作动词。

  例:晋军函陵。

  军:作动词用。

  (2)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击鼓奏乐。

  (3)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欲,能),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云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4)名词前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2.形容词作动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一般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且不是使动意动用法)。

  例: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

  3.数词作动词

  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 例: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4.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同时表达了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1)动词的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这种情况有两类。 不及物动词

  例: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及物动词(较少见)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 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教案(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3)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5.意动用法

  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这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谓语自身所代表的性状,或者把宾语当成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例:渔人甚异之。

  (2)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6.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

  (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 "……,……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例: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教案(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判断句有一个很简便的判断方法,就是翻译的时候要有判断动词"是"。

  2.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 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也有一个简便的判断方法,就是翻译的时候有"被"这个字。

  3.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大王来何操?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④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

  例: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用"者"的后置。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例: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4.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承后省(也作蒙后省)。 例: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 例:(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对话省。 例:(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例: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例: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汉语从古至今,语法的发展变化与词汇比较起来要小得多,古今语法可以说变化不大。但是毕竟也有变化,我们就把古今语法差异比较大的地方理解吃透会辨别就可以了。

  看完了这些大家有没有对高考语文的文言文句式了解更多了呢?如果觉得有空就赶快收藏起来吧!

标签: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