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怎么提高成绩_初一语文怎么提高成绩的方法

EnglishTutorship 162 0

  语文学习最佳方法

  案例:初一学生王涵,她数学英语都还不错,可就偏偏语文学习成绩不好,觉得其它任何科目都要比语文好学些!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任何一科成绩不理想对于参加考试来说都是很不利的。为此王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急忙采取请家教,上补习班等措施为她进行补习!结果时 间金钱都花了不少,但是学习成绩仍然没有提高。

  对于她我还是像其他学生一样首先给她沟通以及分析: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很正常,是小学升入初中后语文学习衔接过渡阶段的必然。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初中学语文与小学学语文的不同:

  1、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全凭家长老师督促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

  3、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受 ;

  4、小学以上课听课为主,中学则要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既然了解了初中与小学语文学习的异同,那么就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搞好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过渡衔接,使中学的语文学习在小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螺旋形提高。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文包括“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块内容,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首先,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 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 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孔子也说:“知之 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自己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 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奋斗目标(理想)。当然,所讲的目标是长远的、大的方面,宏观的。而更多的是阶段性的,或说近期的目标。比如:刚入校是 中等,现在要进入前十名;上学期是30名,这学期达到20名或超过xxx;这周测验85分,下周争取90分;拿起今天的作业,争取全部做对等这些都是阶段 性的近期目标。

  接着该怎么样做呢?

  一、学会利用语文书

  不要单纯认为读书就是念字,泛泛而读,作用不大,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下一番功夫,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研读课本。

  学期初,新书一到手,先要看目录看说明,甚至插图、附录。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和重点,然后逐单元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各单元的具体任务。还可以摘抄或列表 格来加深印象,随时参照。在每一课的课文阅读上学会“读提示——做预习——提问题——解疑难——做练习——写总结”六步读书法。做到读通、读懂、读好。

  在利用课本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书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 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教科书,也是如 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复习,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 然。 学会利用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学会上课听讲

  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

  1、眼看

  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 演,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板书是老师精

  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 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学习效果好。

  2、耳听

  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讲析,听老师的提问,听同学的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力。

  3、笔记

  看明白听清楚并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记笔记,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记重点,老师的板书、开场白是重点。有的学生开头没注意,再听后话,不知所 云。有的认为开场白是闲话,不注意听,当听到正题,才知闲话不闲,想记,晚了。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 讲的结论也是重点,这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记在哪?语文课上一般记在书上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上,整理总结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

  怎样记?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

  4、积极答问

  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答。这是一个模仿学习的方式,或是成功,或是失败,总有收获。积极答问能锻炼自己的反应与表达能力,当然问还包括向老师提问,请老师答疑。及时解决自己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认真对待作业

  做作业,要目的明确,切忌以下几点。其一,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向老师交差;其二,做作业前不认真看书、消化课本内容,甚至连概念都没弄清;其三, 不动脑筋,套书本格式做作业;其四,抄袭别人作业,互相核对答案。这样做作业尽管也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是错误多、效率低、容易遗忘。

  做作业究竟应达到什么目的呢?首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它可用来检查学习效果,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 救;第三,通过做作业,促使同学们积极思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做作业可以累积资料,为了全面复习做好准备。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按照阅读学的原理,阅读效率等于阅读时间乘上阅读的认识水平。如果是考试,阅读时间对大家是同一的、公平的,可以说是一个常量。而阅读的认识水平则因 人而异,各人的差异极大。要提高阅读的认识水平,当然要靠平时的多读和考时的读准。而这点又往往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平时阅读量甚少,即便读了,其实也不是 “读书”,而是“看书”,关键之点是没有读出声音来,亦即没有朗读,正因为没有朗朗上口的朗读,缺乏出声的吟诵,所以没有语感,缺乏语感或语感不强,要进 行阅读和写作是有困难的。

  1、熟读、背诵的习惯。古代的学校,诵读之声不绝于耳,他们日日诵,天天读,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唾沫横飞,读得喉干舌燥,所以古时候有“手肘成胝,口 舌成疮”之说。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因为一方面,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实现识字悟意的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另一方面,只有 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深刻的感受汉语所特有的审美表现力。比如,汉语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那和谐悦耳的韵律感,不通过诵读是很难品味出来的。其他诸如词汇 美、句式美等,都要在反复诵读中予以体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课本中的每一篇范文都要熟读成诵,特别古诗古文。常说语文学习“要死要活”,就是要“死 背”。自己不读不背,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中学时代,是青少年记忆力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能开阔视野,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 力,错过“季节”要补救,就来不及了。

  2、精思的习惯。读书的同时必须学会思考。要眼到、口到、心到,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有精思,才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独到的理解、独到的体验和评价,才能产生新的疑问,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发展。

  3、博览的习惯。我们说某人学识渊博,“渊”是指高深,“博”是指广泛,语文学习最讲究“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要涉猎,以开阔视野,形成知识网 络。所以希望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广泛的浏览各种报刊杂志,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学会粗读、通读、跳读等方法。阅读量增加了,语文水平自然也 会提高的。

  4、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字学科,学习中离不开工具书。工具书用好了,学习就事半功倍。常遇到学生问“老师,这个字怎么读” 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不会告诉他。我请他自己去查字典,培养他的能力,自己查工具书认识的,印象也自然深刻些!也希望大家今后少问这样的简单问题。

  5、有意识积累的习惯。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 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 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般的人对读过的书日子久了就没有多少印象了,等到要用的时候“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意识的积累,可以使人博学多才,用时得心应 手。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 语文求生存、谋发展。语文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踏踏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巧’作 舟”,坚持再坚持,你一定可以学好语文的。

  数学上册必考知识汇总

  第一章 有理数

  知识点一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

  

  想一想: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

  知识点二 数轴

  1.填空

  ① 规定了唯一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

  ② 比-3大的负整数是-2、-1。

  ③与原点的距离为三个单位的点有2个,他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3、-3。

  2.请画一个数轴,并检查它是否具备数轴三要素?

  3.选择题

  ① 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是( )

  A整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②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答案 AD

  知识点三 相反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且离原点距离相等。

  知识点四 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所对应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4)|a|大于或者等于0。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由此可知:(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知识点五 有理数加减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知识点六 乘除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 相乘 。 0乘以任何数,都得 0 。

  2.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负因数的个数为 偶数 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为 奇数 时,积为负。

  3.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 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

  4.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

  5.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倒数 。

  知识点七 乘方

  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中,底数是a,指数是n,幂是乘方的结果;读作:的n次方 或 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知识点八 运算律及混合运算

  1.加法交换律:a+b=b+a

  1.加法交换律:a+b=b+a

  2.乘法交换律:a·b=b·a

  3.加法结合律:a+(b+c)=(a+b)+c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6.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

  7.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

  8.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进行 。

  知识点九 近似数

  1.近似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考察量的大小,能说明实际问题的意义,与准确数非常地接近,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近似数。

  2.近似数的分类

  (1)具体近似数(如30.2、58.0 …)

  (2)带单位近似数(如2.4万…)

  (3)科学记数法

  3.精确度:用位数较少的近似数替代位数较多或位数无限的数,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这个近似程度就是精确度。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看精确度得到原数中去看在哪一位上,如:2.4万精确到千位,而非十分位,因为2.4万就是24000,4在千位上)。

  4.有效数字:对于一个不为0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末尾数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求近似数要求保留n个有效数字时,第n+1个有效数字作四舍五入处理。

  例:0.0109有三个有效数字1、0、9,要求保留2个有效数字时,0.0109的第三个有效数字9四舍五入,变为0.011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1、1后求出近似数0.0109≈0.01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知识点一 整式的相关概念

初一语文怎么提高成绩_初一语文怎么提高成绩的方法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如5n),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系数是它本身,次数是0)。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常数的次数为0)。

  2.多项式

  (1)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

  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还是升幂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3/a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知识点二 整式的加减运算

  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不能合并的项单独作为一项,不可遗漏

  3.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本式中2为平方)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本式中2为平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一 方程的相关概念

  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同解方程:两方程的解相同。

  知识点二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即: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即: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知识点三 解一元一次方程

  1.一般解法:

  ⅰ 去分母: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ⅱ 去括号;

  ⅲ 移项:移项要变号;

  ⅳ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ⅴ 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得到方程的解x=b/a。

  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重点难点)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找出能正确表达题目整体数量关系的一个相等关系,再设未知数,并将这个相等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3.几种常见问题

  a.和差倍分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正确理解是几倍“增加了几倍”“增加到几倍”“多少”“大小”“不足“剩余”等关键词语的意义。

  b.行程相遇问题:三个基本量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1)两人在圆形跑道上同时同地背向而行求首次相遇时间:甲的路程+乙的路程=一圈的长度(直线路上两人面对面行走首次相遇的时间求法与之相同);

  (2)两人在圆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而行求首次相遇时间:快人的路程-慢人的路程=一圈的长度。

  c.工程任务问题:三个基本量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一般情况下,把全部工作量看做1(即100%),工作效率=1/工作时间(各个量一定要对应,自己的效率乘以自己的时间等于自己的工作量)。合作效率=各个人的效率之和。

  d.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成本×利润率;利润率=利润÷成本;实际售价=标价×折扣率。

  e.分配问题:例:某车间有22名工人加工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0个或螺母200个,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

  f.水上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应用举例

  1.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十分之一,第二天读了10页,已读的是未读的1/4,请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等量关系:已读的+未读的=总页数(或已读的=总页数-未读的,未读的=总页数-已读的)。

  2.某服装七月份下降了10%,八月份上升了10%,则八月份价格与原价比( )

  A.不变 B.增加1%

  C.减少9% D.减少1%

  注意:不要误以为不变,百分数的基数不一样会变化,7月份是在原价基础上下降10%,8月份是在7月份基础上上升10%而不再是在原价基础上上升。

  3.甲乙两人在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甲每秒跑9米,乙每秒跑7米。

  (1)当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行时,经过多少秒后两人首次相遇?

  (2)当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时,经过多少秒后两人首次相遇?

  分析(1):设经过x秒首次相遇。两人加起来跑完一圈即400米时首次相遇,所以等量关系式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一圈的长度400米 甲的路程=甲的速度×时间x 乙的路程=乙的速度×时间x 得到方程:9x+7x=400

  (2)设经过x秒首次相遇。同向首次相遇,即快的人多跑一圈与慢的人相遇, 所以等量关系式是:快人的路程-慢人的路程=一圈的长度400米,在这即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00。

  4.一项任务,甲独做需x天,乙独做需y天,若两人合作需________天

  分析:合作时间=工作量/合作效率 工作量=1 合作效率=甲的效率+乙的效率

  甲的效率=工作量/甲的时间=1/x 乙的效率=工作量/乙的时间=1/y

  ∴合作时间=1/(1/x+1/y)

  5.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50元,按标价的9折销售时,利润率为15.2%,这种商品每件标价多少元?

  分析:设标价x元,等量关系:利润(求)÷成本(已知250元)= 利润率(已知15.2%)

  利润=实际售价(标价的9折即90%x)-成本250

  ∴(90%x-250) /250=15.2%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知识点一:几何图形

  1.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

  3.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4.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虽然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是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成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知识点二 点、线、面、体

  1.立体图形是几何体,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2.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知识点三 直线、射线、线段

  1.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线段,这两个点叫线段的端点。

  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p在直线a上(或说直线a经过点p);

  点p不在直线a上(或说直线a不经过点p) 。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线段的中点:把一线段分成两相等线段的点。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线段的长短比较:⑴度量法;⑵叠合法

  知识点四 角

  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引出射线组成的图形(也可看做是由一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

  角的表示:三个大写字母;一个大写字母(不混淆情况下方可使用);一个数字;一个希腊字母。

  角的要素:顶点和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单位:度,分,秒

  ①1°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60′

  ②1′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

  角的大小比较:⑴度量法;⑵叠合法。

  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等角,这条射线叫角平分线。

  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题型一:作图题

  例1 已知:线段m、n。(如图)

  

  求作:线段AC,使AC = m - n。

  作法:(1)作射线AM;

  (2)在射线AM上截取AB = m。

  (3)在线段AB上截取BC = n。

  则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题型二:线段的分类考虑

  例2 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求线段AC的长。

  解:本题分两种情况:

  

  如图4—4—9所示,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AC=AB+BC=8+3=11(crn);

  如图4—4—10所示,当点C在线段AB上时,

  AC=AB-BC=8—3=5(cm).

  所以线段AC的长为11 cm或5cm。

  例3 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的直线条数是( )

  A.1或3 B.3 C.2 D.1

  解析:这道题要分两种情况考虑:一是这三点都在一条直线上时,就只能画出一条直线;二是这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此时共可以画出三条直线. 答案:A

  题型三: 两角互补、互余定义及其性质的应用

初一语文怎么提高成绩_初一语文怎么提高成绩的方法

  例4 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是x°,则它的补角是(180-x)°。

  由题意,得180-x=4 x,解得x=36.所以这个角是36°。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补角定义的应用,数学中利用方程、转化思想,可将“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研究,从而简捷解决问题。

  例5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 )

  A.30° B.60° C.90° D.150°

  解析:本题是对余角、补角的综合考查,先根据这个角的补角是120°,求出这个角是60°,再求出它的余角是30°。 答案:A

  例6 根据补角的定义和余角的定义可知,10°的角的补角是170°,余角是80°;15°的角的补角是165°,余角是75°;32°的角的补角是148°,余角是58°.…. 观察以上各组数据,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请用任意角α代替题中的10°、15°、32°的角来说明你的结论。

  解:结论为: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

  说明:设任意角是α(0<α<90°),α的补角是180°-α,α的余角是90°-α,

  则 (180°-α)-(90°-α)=90°。

  题型四 角的有关运算

  例7 如图4—4—3所示,AB和CD都是直线,∠AOE=90°,∠3°=∠FOD,∠1=27°20′,求∠2、∠3的度数。

  

  解:因为∠AOE=90°,

  所以∠2=90°-∠1=90°-27°20′=62°40′.

  又因为∠AOD=180°-∠1=152°40′,∠3=∠FOD,

  所以∠3=∠AOD=76°20′.

  所以上2=62°40′,∠3=76°20′.

  例8 如图4—4—4所示,OB、OC是∠AOD内任意两条射线,OM平分∠AOB,ON平分∠COD,若∠MON=α,∠BOC=β,用α、β表示∠AOD。

  

  解:因为∠MON=α,∠BOC=β,

  所以∠BOM+∠CON=∠MON-∠BOC=α-β

  又OM平分∠AOB,ON平分∠COD,

  所以∠AOB+∠COD=2∠BOM+2∠CON=2(∠BOM+∠CON)=2(α-β),

  所以∠AOD=∠AOB+∠COD+∠BOC=2(α-β)+β=2α-β.

  例9 (1)用度、分、秒表示54.12°

  (2)32°44′24″等于多少度?

  (3)计算:133°22′43″÷3

  解:(1)因为0.12°=60′×0.12=7.2′,0.2′=60″×0.2=12″,

  所以54.12°=54°7′12″.

  (2)因为24″=()′×24=0.4′,44.4′=()°×44.4=0.74°,

  所以32°44′24″=32.74°.

  (3)133°22′43″÷3=(132°+82′)÷3+43″÷3=44°+82′÷3+43″÷3

  =44°+(81′+1′)÷3+43″÷3=44°+27′+1′÷3+43″÷3

  =44°+27′+103″÷3≈44°+27′+3″=44°27′3″。

  题型五 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夹角问题

  例10 15:25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是__度

  

  解析:起始时刻定为15:00(下午3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90°),终止时刻为15:25,从图4—4—5中可以看出分针从12转到5用了25分钟,转了6°×25=150°,时针转了0.5°×25=12.5°,所以15:25时钟面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为150°-90°- 12.5°=47.5°

  答案:47.5

  例11 从3时到6时,钟表的时针旋转角的度数是( )

  A.30° B.60° C.90° D.120°

  考点突破:此类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考查形式为选择题或填空题.解决此类问题需明确:在钟表上,1分钟分针走6°,1小时时针走30°。

  题型六:方位角

  例12 如图4—4—24所示,一只蚂蚁从O点出发,沿北偏东30°方向爬行2.5 cm,碰到障碍物B后,又沿西北方向爬行3 cm到达C处。

  

  (1)画出蚂蚁爬行的路线;

  (2)求∠OBC的度数;

  (3)测出线段OC的长度(精确到0.1 cm).

  解:(1)蚂蚁爬行的路线如图4—4—25所示

  

  (2)因为蚂蚁从O点出发沿北偏东30°方向爬行2.5 cm到达B处,即∠OBD=30°,则∠ABO=60°.

  又因为蚂蚁到达B处后又沿西北方向爬行了3 cm,即∠ABC=45°.

  所以∠OBC=∠ABO+∠ABC=60°+45°=105°.

  (3)用刻度尺测量OC的长约为4.4 cm.

  题型七 折叠问题

  例12 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CD上,连接EF.将∠BEF对折,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求∠NEM的度数.

  

  解:EN平分∠AEA‘,所以 ∠AEN=∠A’EN

  同理,EM平分∠BEB‘,所以 ∠BEM=∠B’EM

  因为:∠AEN+∠A’EN+∠BEM+∠B’EM=180度

  所以:∠A’EN+∠B’EM=90度

  英语上册全部语法内容

  一. 动词be(is,am,are)的用法

  我(I)用am, 你(you)用are,is跟着他(he)、她(she)、它(it)。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还有一条须注意,句首大写莫忘记。

  二. this,that和it用法

  (1)this和that是指示代词,it是人称代词。

  (2)距离说话人近的人或物用this, 距离说话人远的人或物用that。如:

  This is a flower. 这是一朵花。(近处)

  That is a tree. 那是一棵树。(远处)

  (3)放在一起的两样东西,先说this, 后说that。如:

  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 这是一支钢笔。那是一支铅笔。

  (4)向别人介绍某人时说This is…, 不说That is…。如:

  This is Helen. Helen, this is Tom. 这是海伦。海伦,这是汤姆。

  (5)This is 不能缩写, 而That is可以缩写。如:

  This is a bike. That’s a car. 这是一辆自行车。那是一辆轿车。

  (6)打电话时,介绍自己用this, 询问对方用that。如:

  —Hello! Is that Miss Green? 喂,是格林小姐吗?

  —Yes, this is. Who’s that? 是的,我是,你是谁?

  注意:虽然汉语中使用“我”和“你”,但英语中打电话时绝不可以说:I am…, Are you…?/Who are you?

  (7)在回答this或that作主语的疑问句时, 要用it代替this或that。如:

  ①—Is this a notebook? 这是笔记本吗?

  —Yes, it is. 是的,它是。

  ②—What’s that? 那是什么?

  —It’s a kite. 是只风筝。

  三. these和those用法

  this, that, these和those是指示代词,these是this的复数形式,指时间、距离较近的或下面要提到的人或事;those是that的复数形式,指时间、距离较远或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人或事物。

  ①This is my bed. That is Lily’s bed. 这是我的床。那是莉莉的床。

  ②These pictures are good. 那些画很好。

  ③ Are those apple trees? 那些是苹果树吗?

  在回答主语是these或those的疑问句时,通常用they代替these或those以避免重复。如:

  ④Are these/those your apples? 这些(那些)是你的苹果吗?

  Yes, they are. 是的,他们是。

  四. 不定冠词a和an

  a和an都是不定冠词,表示一(个,支,本,块……)的意思,但不强调数量概念,而是强调类别,用来限定名词。a用在辅音音素开头的单数名词前,如:a pencil(一支铅笔),a book(一本书);an用在元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如an eraser(一块橡皮)。如果名词前有修饰语,用a还是用an,则以该修饰语的第一音素决定用a还是用an。如:

  a clock 一座钟

  an old clock 一座旧钟

  a book 一本书

  an English book 一本英语书

  a nice apple 一个可爱的苹果

  an apple 一个苹果

  五. 名词+’s所有格

  名词+’s所有格

  单数名词后直接加 “ ’s ”

  Jim’s coat 吉姆的外套 Jeff’s mother杰夫的妈妈

  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只加“ ’”

  Teachers’ Day教师节

  the twins’ books双胞胎的书

  不以s结尾的不规则的名词复数,加“ ’s ”

  Children’s Day 儿童节

  men’s shoes男式鞋

  表示两者共同拥有时,只在最后一个名词后加’s

  表示两者各自拥有时,要在每个名词后加’s

  Lucy and Lily’s mother 露茜和莉莉的妈妈(共同的妈妈,一个妈妈)

  Lucy’s and Kate’s rooms 露茜和凯特的房间(各自的房间,两间房子)

  六. There be句型

  (1)There be句型主要用以表达“某处(某时)有某人(某物)。”其基本结构为“There be+某物(某人)+某地(某时)”其中there是引导词,没有词义;主语是be后面的名词, be是谓语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be只用is和are两种形式。

  下面这首歌诀可帮你巧记there be句型结构:

  There be放句首,主语跟在后。地、时放句末,强调置前头。如: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有时为了强调地点,也可把介词短语放在句首。如:

  On the desk there is a book.

  (2)There be句型中的be动词如何确定呢?请先看看下面这首歌诀:

  Be动词,有三个,am,is还有are。“There be”真特别,不留am只留俩,那就是is还有are。

  要用is还是are,须看其后的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若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用is,否则就用are。如:

  ①There is a tree behind the house.

  ②There is some water(水)in the bottle(瓶子).

  ③There are some pears in the box.

  (3)注意:如果“be”后的主语是由and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那么be的形式要遵循“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则。也就是说,“be”的形式是由与它最近的那个名词来确定的。若那个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要用is,是复数就用are。如:

  ①There is a book and some pens on the floor.

  ②There are some pens and a book on the floor.

  七. 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或表示现在的特征、状态。

  当主语是非第三人称单数时,行为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变化形式(见下表)。如:

  句式

  结构

  例句

  肯定句

  主语+行为动词原形+其他

  We speak Chinese.

  否定句

  主语+don’t+行为动词原形+其他

  We don’t speak Chinese.

  一般疑问句

  Do+主语+行为动词原形+其他?

  Do you speak Chinese?

  肯定回答

  否定回答

  Yes,主语+do

  No,主语+don’t

  Yes, we do.

  No, we don’t.

  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句型变化如下表:

  句式

  结构

  例句

  肯定句

  主语+行为动词s/es+其他

  She speaks Chinese.

  否定句

  主语+doesn’t+行为动词原形+其他

  She doesn’t speak Chinese.

  一般疑问句

  Does+主语+行为动词原形+其他?

  Does she speak Chinese?

  肯定回答

  否定回答

  Yes,主语+does

  No,主语+doesn’t

  Yes, she does.

  No, she doesn’t.

  八. 句子单数变复数,注意以下五要素

  (1)主格人称代词要变成相应的复数主格人称代词,即I→we, you→you,she,he,it→ they。如:

  She is a girl. →They are girls.

  (2)am,is要变为are。如:

  I’m a student. →We are students.

  (3)不定冠词a,an要去掉。如:

  He is a boy. →They are boys.

  (4)普通单数名词要变为复数形式。如:

  It is an apple. →They are apples.

  (5)指示代词this,that要变为these,those。如:

  This is a box. →These are boxes.

  九. 英语日期的表示法

  英语中月份和星期名称都是专有名词,它们的首字母必须大写,并且前面无需用冠词。

  用英语表示日期,其顺序为月+日+年,日和年之间需用逗号隔开。如:August 2nd,2003(2003年8月2日)。也可以用日+月+年来表示。如:10th May,2003(2003年5月10日)。英语日期前介词的使用:若指在哪一年或哪一月,则用介词in,若具体到某一天,则需用介词on。如:

  ①She was born in 1989

  ②She was born in August.

  ③She was born in August 1989.

  ④She was born on 2nd August, 1989.

  十. 名词单数变复数

  在英语里面,名词分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和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不可数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用时只当单数词用;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一个的前面要用a或an,eg: a pencil, a basketball, a dictionary, an egg, an ID card,而复数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作相应的变化,情况如下:

  (1)一般的词在单数词后直接+“s”

  book→books,pen→pens,car→cars,map→maps,cartoon→cartoons

  (2)以s,x,sh,ch结尾的词+“es”

  box→boxes,watch→watches

  (3)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名词去掉“y”,改成“i”,再加“es”

  family→families,comedy→comedies

  (4)以f或fe结尾的词,先去掉f或fe,改成“v”再加es

  knife→knives,wife→wives,handkerchief→handkerchieves

  (5) 特殊词,特殊变化,需单独记:

  child→children,man→men,foot→feet,woman→women

  tooth→teeth,sheep→sheep,deer→deer

  十一. 时间的表达法

  (1)直读式,即直接读出时间数字

  7: 05 seven five

  8:16 eight sixteen

  (2) 过、差式,即几点差几分,几点过几分。(以30分为分界线)

  1:25 twenty-five past one

  2:30 half past two

  3:43 seventeen to four

  4:38 twenty-two to five

  (3)12小时制

  6:00 a.m. 上午6点

  8:20 p.m. 下午8点20分

  (4)24小时制

  13:00 13点钟

  22:15 22点15分

  (5)15分可用quarter

  4:15 a quarter past four

  5:45 a quarter to six

  (6)时间前通常用介词at

  at 5 o’clock

  at 7:30 p.m.

  十二. 关于时间的问法

  (1)以when提问,“什么时候”可以是较长的时间段,也可以是较短的时间点,如:

  ①When is your birthday?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②My birthday is Dec. 29th. 我的生日是12月29日。

  这里就是指一天的时间段

  ①When do you go home? 你几点回家?

  ②I go home at 4:30 p.m. 我下午4:30回家.

  这里when问的是具体的时间。

  (2)具体几点我们通常用what time提问,如:

  ①What time is it now?/What’s the time now?现在几点了?

  It’s 9:26. 现在九点二十六。

  ②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你手表几点了?

  It’s 8:36. Oh, It’s 50 minutes late. 8:36,哦,它慢了50分钟。

  ③What time do you get up? 你几点起床?

  I get up at 6:00 a.m. 我早上6点起床。

  声明

  综合整理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我们尊重原创,除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均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初一语文怎么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