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重要性(翻译的重要性)

EnglishTutorship 336 0

【典例1】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答案】

(1)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2)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

【解析】

文学翻译的重要性(翻译的重要性)

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患”,担心;“赇”,贿赂;“左右”,身边的人。

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恶”,讨厌;“过”,过错;“佞”,谄媚。

参考译文:

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道:“当官的接受贿赂,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太宗听了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够做到在位敢于力争,并不一味地顺从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国家怎么能治理不好呢?”

臣司马光曰: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技巧点拨】

单音节实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的考查,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可以说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来自实词,值得我们重视。近几年高考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见于课文,因此要明确常见实词的范围,重点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 120个实词,还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如:

1.字音推断法。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中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推断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同音通假求得本字。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不)。

2.字形推断法。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字数的80%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冀得一归觐”中“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借助上下语境,可推断这里是“拜见父母”的意思。

3.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阅读中完全可以借此来推断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两句话句式整齐,且前后语意基本相同,由此可由“用”的含义推断出“以”的含义。

4.语法推断法。即借助语法结构规律来推断同性,进而推知其意义,例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一句中“渔樵”作谓语,应释为动词 “捕鱼砍柴”。

5.联想推断法。常用的联想法有课文联想法和成语联想法两种。如“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中的“听”和 “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中的“籍、顾”分别解释为“登记”和“回头看”,如果不能确定,可以联系到教材《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和《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对“籍”“顾”两词的解释,那么就无须怀疑了;再如 “若济大水有舟楫也”和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中对“济”和“爽”二词的理解,只要联系一下成语“同舟共济”和“屡试不爽”,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解释是正确的。

6.语境推断法。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如“以公少年易之 ”中“易”的理解,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易”解释为“更换”为错误解释。再者“更换”是“易”的基本义,是望文生义之解,亦断为错。

7.猜读推断法。在上述几种方法难以奏效时,可采用“猜读法”,但这里的“猜读”不是瞎蒙乱猜,而是根据语境作出合理的推断,如“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仕归”句中赵颍昔为太守今为民,且年已八十,可知“致仕”应为“退休”之意。

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还有多种,需要我们在阅读实践中归纳、总结。总之,理解实词含义既要注意“迥别”,还要注意“微殊”,不能“以今律古”。

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由于是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够轻易地依照现代词义去解读。因此,我们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情况:

①词义扩大。如“皮”,本义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如“树皮”“封皮”。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原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由只表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指“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由专名扩大到通用名的,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

②词义缩小。有表示范围缩小的。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有词义义项减少的,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的意思,如今只剩下“劝说”这一义项。“让”字在文言文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用前一意义了。

③词义转移。“币”古代指礼物,现在指“钱”;“慢”古代是“怠慢”之意。今义与“快”相对;“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这些例子涉及事物的转移、动作的转称、范围的转移和词性的变化等。

④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很”字。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仪表示“埋怨、责备”,

⑤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表示“责备”。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⑥感情色彩变化。如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在古代表示“社会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本来没有贬义,但现在却用来表示“道德败坏、品行恶劣”,变成纯粹的贬义词了。

⑦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说“少”等。

文言中如出现和现代汉语相同双音节词语,注意是否能够拆分,如能拆分为两个词语代入原文语意通顺即为两个词语,注意一点古汉语的一个字对应现代汉语一个词语。注意连绵词,连绵词词义一般较稳定,连绵词有两种情况:双声和叠韵,即两个语素的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

2.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①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义偏在“界”,不在“同”。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今有一人。八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要区别开来。如《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是“相从”“相许”,此为同义复词。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词义,什么音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正确解释。

通假字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或近音通假,可分三大类:

1.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夙遭闵凶”中的“闵”通“悯”,“零丁孤苦”中的“丁”通“仃”(《陈情表》);再如“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的“坐”通“座”(《鸿门宴》)。

2.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声旁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中的“底”通“抵” (《报任安书》);再如“距关,毋内诸侯”中的“距”通“拒”(《鸿门宴》)。

3.本字和借字的形体不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令将军与臣有郤”中的“郤”通“隙”(《鸿门宴》)。

在文言文的翻译中如果给出的意思和本字的关系不大时要考虑通假的可能。注意通假的几种情况要么字音相同,要么字形有联系。尤其在疏通文意时有翻译不通的时候要考虑通假。

【真题与模拟题练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1·全国乙卷)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2.(2021·全国乙卷)丁亥,(上)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3.(2021·新高考I卷)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4.(2020·全国Ⅰ卷)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5.(2020·全国Ⅰ卷)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苏)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6.(2020·全国Ⅲ卷)(王彪之)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7.(2020·新高考Ⅰ卷)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杨)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左)光斗坐赃二万。(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8.(2020·新高考Ⅰ卷)长兄(左)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9.(2019·全国Ⅰ卷)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2019·全国Ⅱ卷)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1.(2019·全国Ⅲ卷)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2.(2021·安徽蚌埠5月四楼)永宁初,(王承)为骠骑参军。值天下将乱,乃避难南下。迁司空从事中郎。豫迎大驾,赐爵蓝田县侯。迁尚书郎,不就。东海王(司马)越镇许,以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敕其子(司马)毗曰:“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节选自《晋书·王承传》

文学翻译的重要性(翻译的重要性)

13.(2021·四川凉山5月模拟)金人至近郊,(解)元度翌日必至城下,遣百人伏要路,百人伏岳庙,自以四百人伏路隅。令曰:“俟金人过,我当先出掩之。伏要路者,视我鹰旂,则立帜以待,金人必自岳庙走,伏者背出。”又决河岸遏其归路。金人果走城下,伏发,金人进退无路,乃走岳庙,元追之,获百四十八人,止遗二人。(节选自《宋史·解元传》)

14.(2021·黑龙江哈尔滨5月五模)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节选自《新五代史·张居翰传》)

15.(2021·江苏苏州5月三模)(郦)范曰:“齐四履之地,世号“东秦”,不远为经略,恐未可定也。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泽,连城有怀贰之将,比邑有拒守之夫。宜先信义,示之轨物,然后民心可怀,二州可定。”白曜曰:“此良策也。” (节选自《魏书·郦范传》)

16.(2021·江苏州5月检测)寻迁吴兴太守。郡旧多剽掠,有十数岁小儿于路取遗物,杀之以徇,自此道不拾遗。又录得一偷,召其亲属于前鞭之,令偷身长扫街路,久之乃令偷举旧偷自代,诸偷恐为其所识,皆逃走,境内以清。(节选自《南齐书·王敬则传》

17.(2021·河南安阳5月模拟)同一大城,贼从南门出入放牧,(祖)逖军开东门,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余人运上台,又令数人担米,伪为疲极面息于道,贼果逐之,皆弃担而走。贼既获米,谓逖士众丰饱,而胡戍饥久,益惧,无复胆气。(节选自《晋书·祖逖传》)

18.(2021·山西晋中5月三模)而据峐北望,累然一丘,音容莫复,徒使兹峐为瑶林,为雪海,过焉者啧啧道山中之胜,能无悲乎!详述之,以见诸梅之能尽其性者,皆出自先孺人手也。峐者,寓陟瞻之意。屺、峐同字义,盖依《毛诗》云。(节选自郑珍《梅峐记》)

19.(2021·全国高三5月质检)蜀将吴友仁帅众三万寇兴元,(金)兴旺悉城中兵三千御敌。面中流矢,拔矢复战,斩数百人。敌益众,乃敛兵入城。友仁决濠填堑,为必克计。(徐)达闻之,令傅友德夜袭木槽关,攻斗山寨,人持十炬,连亘山上。友仁惊遁。兴旺出兵蹑之,坠崖石死者无算,友仁自是气夺。(节选自《明史·金兴旺传》)

20.(2021·四川德阳二模)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王甫诘曰:“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范)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节选自《后汉书·范滂传》)

21.(2021·河北邯郸5月三模)十四年,也先分道入寇,抵肃州。(任)礼遣裨将御之,再战再败,失士马万计。征还,以伯就第。景泰初,提督三千营,以老致仕。久之,复起守备南京,入掌中府,礼自起卒伍,至大将,恪谨奉法。成化初卒。赠侯,谥僖武。(节选自《明史·任礼传》)

22.(2021·广东新高考5月压轴检测)周显德初,太祖领同州节度,宣徽使昝居润与(沈)伦厚善,荐于太祖,留幕府。太祖继领滑、许、宋三镇,(沈伦)皆署从事,掌留使财货,以廉闻。及受周禅,自宋州观察推官召为户部郎中。奉使吴越归,奏便宜十数事,皆从之。(节选自《宋史·沈伦传》)

23.(2021·湖南长郡中学5月模拟)(左)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今崇厚又议畀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节选自《清史稿·左宗棠传》)

24.(2021·山东济南二模)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孝景时,上郡以西旱,得输粟县官以除罪。(节选自《史记·平准书》)

25.(2021·江苏常熟中学5月三模)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26.(2021·吉林长春实验中学5月月考)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大尉,本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诛诸吕,大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节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

27.(2021·河北沧州二模)(房玄龄)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稍棘,召许肩舆入殿,帝视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自胜。命尚医临候,尚食供膳,日奏起居状。少损,即喜见于色。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节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

28.(2021·河北唐山5月强化训练)永宁初,(华谭)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又遣别军击冰都督孟徐,获其骁率。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赐绢千匹。(节选自《晋书·华谭传》)

29.(2021·全国高考临门一卷)四年正月,西域贡佛舍利,(郑)赐因请释囚。帝曰:“梁武、元顺溺佛教,有罪者不刑,纪纲大坏,此岂可效!”是年六月朔,日当食,阴云不见,赐请贺。不许。赐言“宋盛时尝行之”。帝曰:“天下大矣,京师不见,如天下见之何。”卒不许。(节选自《明史·郑赐传》)

30.(2021·广东茂名二模)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31.(2021·四川内江5月三楼)黄龙元年,(陆逊)拜上大将军、右都护。是岁,(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征逊铺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栏,颇施小巧,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虑即时毁彻之。(节选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32.(2021·四川简阳5月二模)初,(王)珍国自以废杀东昏(侯),意望台鼎。先是出为梁、秦二州刺史,心常郁快,酒后于坐启云:“臣近入梁山便哭。”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侯)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节选自《南史·王珍国传》)

33.(2021·天津和平区5月三模)悲夫,诸葛孔明初不得申所志,而躬耕南阳,卒亦崎岖巴蜀也。幸而有子曰瞻,可以肆所志,而无邦家以容,瞻则赴魏军而死耳。若嵇康之志气尤异,而曾不得一席以全其躯,而子绍身血,亦何益于邦家?古之父子有如此忠孝两全而可恨者,天乎不寿叔党于盛世而光先生之志耶?(节选自宋·晁说之《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

34.(2021·浙江杭州5月五校联考)自周之衰以接于秦,破井田,废封建。先王之泽不流,民生迫蹙,而其气日以乖散。农夫失其田亩,以佣而耕;卒有旱潦,无以系属其身,散而四方为奴虏矣。(节选自方苞《送吴一平舅氏之钜鹿序》)

答案点拨:

1.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忿:愤怒;信:信用。)

2.在行刑那天,主管膳食的不献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不演奏音乐。(尚:主管;举:演奏。)

3.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患:担心;赇:贿赂;密:暗地里,秘密。)

4.后来(苏轼)以书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该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见:谒见;避:避让,退让。)

5.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粜:出售;挟,带着;坊:街道。)

6.(王彪之)病重,皇帝派黄门侍郎探问病痛,赐钱三十万给他求医买药。(笃:病重;苦:病痛;营:求。)

7.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承:招认;冀:希望;图:谋划。)

8.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疏:上疏;趣:催促。)

9.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稍:逐渐、渐渐。)

10.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法:效法;循:遵守。)

11.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趴在尸体上。(及:等到;走:逃跑。)

12.东海王司马越镇守许地,任命他(王承)为记室参军,向来了解蛋视他(王承),告诫他的儿子司马毗说:“王参军是大家的表率,你要把他当作者师。”(雅:向来;敕:告诫;表:表率。)

13.等金军经过,我当率先冲出乘其不备攻击他们。埋伏在主要通道的人,看见我的令旗,就竖起旗帜严阵以待,金军一定会从岳庙逃跑,埋伏的人就从敌人的后面出击。(俟:等待;掩:乘其不备进攻,袭击;伏:埋伏,伏击。)

14.那些做人君的,并不是想在朝廷里滋生祸患,而在外疏远忠臣和贤能博学之人,是祸患逐渐积累而事势逼使其这样的。(养:滋生。)

15.如今大魏皇威刚刚覆盖此地,百姓尚未蒙受恩泽,接壤的城市有胸怀二心的将领,比邻的邑镇有坚守的士兵。(被:覆盖;比:接近,靠近,挨着。)

16.还有一次逮住一个小偷,召集了他的亲属过来,在他们面前用鞭子抽打他,让他长期打扫街道,时间长了就命他揭发原来的小偷来替代自己。(录:逮捕。)

17.又派几个人担着米,假装非常疲劳而在路上休息,贼兵果然来追赶他们,这几个人都扔下担子逃跑。(伪:假装;极:非常;逐:追赶。)

18.然而站在小山上向北望,曾经光秃秃的一座小山,没有了原来的样貌,空使这个小山变成了一座仙境,变成一片雪海,路过此处的人都称道山中的胜景,对此我能不感到悲伤吗?(据:居,处于;徒:白白地,徒然。)

19.敌人更多,于是聚集士兵进城。吴友仁挖开护城河填塞沟堑,做一定要攻克兴元的打算。(益:更加;敛:聚集;决:打开缺口。)

20.你们身为臣子,不考虑精忠报国,却共同结成朋党,自己互相褒扬举荐,评论朝廷,凭空捏造一些没有的事情,你们所有的阴谋勾当,都是想干什么呢?(惟:思考、考虑;造:创建。)

21.很久以后,他又再次被起用,守备南京,入京掌管中军都督府。任礼从士卒起家,做到大将,谨慎守法。(第一个“起”:举用;第二个“起”:出身。)

22.太祖相继兼任滑、许、宋三镇节度使,(沈伦)都代理从事一职,掌管留使财物,以廉洁知名。(领:兼任;署:暂任、代理官职。)

23.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舍弃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不可以答应的。(兹:现在;矢:箭;捐:舍弃。)

24.于是招募百姓能纳粮给官府或者转运粮食到边地的加拜爵位,爵位最高可至大庶长。(输:交纳;转:转运。)

25.白居易所创作的诗歌有一百多篇,都含有讽刺的意思,针砭时弊,弥补治政的缺漏。(缺:不足。)

26.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刘家的天下像差点断掉的带子一样危急。在这个时候绛侯担任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本:把握、执掌;正:匡正。)

27.(太宗)派尚医亲临诊治,尚食供奉御膳,每天禀报(房玄龄的)起居情况。病情稍有减轻,(太宗)便喜形于色。(临:亲临;损:减轻。)

28.司徒王戎听说之后很赞赏他,拿出三百斛谷物来帮助他。华谭很有治理功绩,又改任庐江内史,加任绥远将军。(善:称赞。)

29.梁武帝、元顺帝沉迷佛教,有罪的人不给予处罚,法纪受到很大的破坏,这怎么可以效法!(溺:沉迷;刑:处罚;效:效法。)

30.曾经停止工作扔下笔叹息道:“大丈夫没有什么别的志向谋略,也应该效仿傅介子、张骞在异域建功立业,以此得以封侯,怎么能够长久从事这笔墨营生呢?”(辍:停止;事:从事。)

31.陆逊严肃地说:“君侯您应当勤读经典来使自己不断得到进步,为什么要玩弄这些东西呢?”(宜:应该;新:更新。)

32.王珍国起身揖拜谢罪,始终没有说话,坐了一会儿就回去了,因此被疏远、降职,很久之后才有这次升迁。(竟:终究;疏:疏远。)

33.幸而有个儿子叫诸葛瞻,可以继承他的志向,却没有国与家来容纳他,诸葛瞻就只能与魏军拼命而死。(肆:继承;容:容纳。)

34.(这使得)先王的恩泽不流传,人民的生计困迫穷蹙,而百姓的精神一天天离散。(流:流传;迫:窘迫;乖:分离。)

【变式演练 1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①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成,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祜(羊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魏文帝,指曹丕。②宣帝,与下文的“太傅”都是指司马懿。

(1)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

(2)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

【答案】(1)接替君王就不能不忧愁,主持国政就不能不忧惧,应该忧愁反而高兴,国家怎么能长久?

(2)羊祜曾经送锦被给辛宪英,辛宪英嫌锦被华丽,就反过来盖。她就是这样洞察世事,生活俭约。

【解析】(1)戚,忧愁;宜,应该。(2)尝,曾经;覆,翻过来,反过来;明鉴,洞察世事。

参考译文:

羊耽的妻子辛氏,字宪英,陇西人,是魏侍中辛毗的女儿。为人聪明,有才干和监察力。当初,魏文帝被立为太子,抱着辛毗的脖子对他说:“辛君你知道我高兴吗?"辛毗把这件事告诉了宪英,宪英叹息道;"太子是要继承王位、宗庙和国家的人。接替君王就不能不忧愁,主持国政就不能不忧惧,应该忧愁反而高兴,国家怎么能长久?魏国恐怕不会兴盛吧!”

羊祜曾经送锦被给宪英,宪英嫌锦被华丽,就反过来盖。她就是这样洞察世事,生活俭约。她在泰始五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变式演练2 】

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帝崩,因议立嗣,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着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先是蠡吾侯志取冀妹,时在京师,冀欲立之。众论既异,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明日重会公卿,冀意气凶凶,而言辞激切。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之。皆曰;“惟大将军令。”而固独与杜乔坚守本议。冀厉声曰:“罢会。” 固意既不从,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囊,冀愈激怒,乃说太后先策免固,意立蠡吾侯,是为桓帝,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鲔共为妖言,下狱,遂诛之,时年五十四。临命,与胡广、赵戒书曰;“固受国厚恩,是以竭其 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何图一朝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乎?汉家衰微从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倾覆大事,后之良史,岂有所私?固身已矣,于义得矣,夫复何言!”广、戒得书悲惭。皆长叹流涕。州郡收固二子基、兹于郾城,皆死狱中。小子燮得脱亡命。

(节选自《后汉书·李固传》)

(1)众论既异,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

(2)固身已矣,于义得矣,夫复何言!

【答案】

(1)众人提出不同意见后,梁冀非常气愤很不满意,却又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改变大家的主意。(2)我的生命终结了,却得到了道义,还有什么可说呢!

【解析】

(1)“既”,已经、之后;“得意”,满意“未有以”,没有办法;“夺”,改变;“相”,偏指一方,大家。( 2)“已”,停止、终结;“夫复何言”,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言何”;“夫”,发语词,不翻译。

参考译文:

皇帝死了,接着就商量确立皇位继承人,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以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品德美好声名远播,又是最尊贵的皇亲,应该立为皇位继承人。在这之前蠡吾侯刘志娶了梁冀的妹妹,这时正在京师,梁冀想立他。众人提出不同意见后,梁冀非常气愤很不满意,却又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改变大家的主意。第二天重新聚集公卿讨论,梁冀气势汹汹,而且言辞激烈。从胡广、赵戒以下的官吏,没有不害怕他的。都说:“但凭大将军发令。”可是只有李固与杜乔仍坚持原来的意见。梁冀大声宣布:“罢会”。李固的本意是不想听从梁冀,他还是希望众人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又写信劝告梁冀。梁冀更加愤怒,于是劝太后先用策书免去李固的官职,最终立了蠡吾侯,这便是桓帝。过了一年多,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自谋划立刘蒜为天子,梁冀借此诬蔑李固与刘文、刘鲔等一起散布迷惑人的邪恶言论,将他们关进牢狱,就把李固杀了,李固当时五十四岁。临死前,李固给胡广、赵戒写信道:“我受了朝廷大恩,因此竭尽辅佐之力,不顾个人生死,立志要扶持王室,使之达到文帝、宣帝那样兴盛。哪会料想到有一天梁冀糊涂错误,你们这些人曲意顺从,把好事变为坏事,把成功变为失败呢?汉朝衰亡从此开始了。你们这些人受了皇帝很多的俸禄,国家颠覆你们不扶持。倾覆政权这样的大事,后代好的史官,难道会有所隐瞒吗?我的生命终结了,却得到了道义,还有什么可说呢!”胡广、赵戒看到信感到悲痛惭愧,都长叹流泪。州郡官员在郾城拘押了李固的两个儿子李基、李兹,他们都死在了狱中。小儿子李燮得以逃走保全了性命。

【变式演练3 】

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答案】

(1)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解析】

(2 )得分点:向使,假使;内,通“纳”,接纳;是,这 。

参考译文:

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王室的权力,堵塞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好的资料也值得我们推荐。 出于学生学习与同行交流,我们采用了部分微信公众号、QQ语文群及其他免费网络资源。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处理,谢谢!发布文章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标签: #翻译的重要性